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浏览次数:
以下文章来自于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副主任 宋颖昌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位。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将工业互联网列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基础。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平台正通过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助力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加速打造以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为我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有必要深入分析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机理、建设成效、面临挑战和实践路径,为下阶段进一步深化平台体系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一、工业互联内网平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据悉尼大学有关专家统计,疫情已经造成全球经济3.8万亿美元损失,1.47亿人面临失业。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纷纷出台或拟出台提振经济的刺激措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涉及工业、通信业、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等交叉产业领域,在设备互联、网络升级、应用开发、业务上云等领域能够撬动巨大的投资需求,正成为为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面对我国出口供给和消费需求产生双重压制,以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基建”为牵引加大投资力度,将有利于我国培育数字化转型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应对疫情挑战、保障经济平稳增长的现实选择。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转型新路径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工业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和挖掘的重要载体,涵盖边缘智能与标识解析、工业机理模型库建设、工业APP和系统解决方案开发等多个环节,培育形成工艺优化、质量管控、设备运维等场景应用。企业基于平台打造“云基础设施+终端连接+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能够打通设备间、系统间、企业间、区域间数据孤岛,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潜在价值,提高资源综合配置效率,有效提升传统行业协同能力,推动钢铁、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作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助力企业加速制造资源的动态配置和迭代优化,广泛汇聚产业创新要素,打造资源共享、能力开放、在线协同的服务环境,培育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推动共享制造、工业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供应链金融、零工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据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规模同比增长接近50%;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同时可带动约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步入实践深耕阶段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行业应用不断加深,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国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2017年至今,国务院出台文件中多次提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部署,覆盖基础设施、融合应用、模式创新、生态布局、安全保障等多个层面。北京、上海、山东等30多个省市和地区均出台了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政策文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合力逐步增强。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十四五”规划、“新基建”部署等政策协同,加速形成部省协作、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的政策体系。
(二)区域集群发展不断深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先后与工信部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合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获批,着力打造技术牵引、机制创新的平台建设“练兵场”。北京、青岛、苏州等地先行布局,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建设。以点带面、融通发展、辐射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逐步完善。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各地进一步提升区域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能力,汇聚地区优质资源,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三)技术支撑加速融合突破
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上提供存储计算、工具资源等支持,向下实现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接入、控制和管理,为各类新兴技术在工业落地应用提供了试验场景与基础支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企业围绕“平台+5G”““平台+区块链”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面向行业和特定场景的系统解决方案。例如,商飞基于“5G+远程控制+AR+平台”打造AGV自主智能路径规划的智能物流,使装配效率提高70%;基于“5G+8K超清视频+深度学习+平台”实现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拼缝检测,使人员成本降低95%。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将有利于加速新兴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和融合性创新,形成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迭代互促的融合创新体系。
(四)行业平台应用逐渐深化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顺利实施,引导行业企业持续发挥平台赋能作用。特别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海尔、东方国信、紫光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布300余款工业APP,在疫情防控、物资调配、民生保障、复工复产复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平均注册用户数超过50万,在能源、交通、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推广行业优秀解决方案,解决共性问题,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行业深化应用,为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供支撑。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平台基础支撑能力薄弱。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字化基础层次不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采集难、成本高、效率低,配套开发环境和工具发展滞后,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供给能力等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是行业应用推广门槛较高。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纺织、冶金等垂直行业的持续建设推进,技术沉淀相对不足,机理模型积累不够、工艺参数和知识缺乏管理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应用推广的关键因素。由于不同行业的行业特征、发展痛点、商业模式等存在加大差别,缺乏通用的发展路径,垂直行业大范围推广平台应用的成本较高。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属于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存顾虑。
三是安全风险保障不足。目前市场有效的数据安全治理和运营模型供给不足,对OT系统、资源配置和数据连接等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方法论。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网络分段访问管理、补丁管理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弱口令、默认口令、共享口令等情况依然存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工业领域的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对工业互联网平台额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是监管法规建设有待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重要枢纽,涉及大数据、5G、AR/VR等多类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对层出不穷的模式业态创新,我国相关法制建设步伐相对滞后,亟需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数据交易等具体监管制度,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业互联网管理体系。
四、下一步建议考虑
(一)加快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鼓励传统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围绕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工业应用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共同提升技术支撑保障能力。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研制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链图谱,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模式转型。
(二)聚焦共性需求,优化解决方案供给
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围绕钢铁、纺织、石化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与发展痛点,重点培育面向各类优化场景的平台应用,遴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价值工业App,加快传统企业上线上云,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依托平台进一步开放技术、专家、设备等产业资源,构建高质量公共数据资源池,助力产业资源精确对接与有效流动。
(三)围绕区域发展,持续深化平台应用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建设。发展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以平台为支撑的数字产业链和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平台应用对接会、解决方案展览会等形式,汇聚地方产业资源,加快块状经济发展。
(四)加快产业创新,促进模式业态培育
基于平台推进工业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汇聚创业创新资源,加强机理模型积累,提升制造业企业能力。提高制造业“双创”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水平,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展壮大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模式新业态。
(五)强化宣传推广,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引导和支持地方建设区域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推进信息技术“新工科”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者大会、创新竞赛、深度行、现场会等方式,推广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凝聚行业共识,提高社会认识,营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