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两化融合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暨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成立
发布者: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以及“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北京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两化深度融合,总结交流北京两化融合的成果和经验,分享智能制造、工业云推广与应用、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典型经验与做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于2016年8月18日在京隆重举办了“2016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成立仪式暨两化融合发展论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安筱鹏副司长、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李保民主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姜广智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宋文星副局长、北京市经信委经济社会信息化处彭雪海处长,以及北京市国资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李伯虎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供应链管理中心韩永生主任、中国企业联合会柏东海副理事长、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周剑秘书长、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闫同柱理事长等专家做了主题演讲。北京市各区经信委主管领导、相关协会与联盟负责人、专家学者,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发起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和机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在讲话中指出,推动两化融合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目标,一是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既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二是要加快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抓手,应继续加强和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两化标准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研究出中国两化融合的核心抓手。中国有传统的优势,可以通过制度优势,推动社会形成共识来积极推进产业发展,进而形成这个领域的发展优势。推进在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及其综合标准化体系和技术标准,既要大力推进试点和示范推广工作,也要选择若干重点行业加大扶持力度和新型能力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培养一批咨询评定人才,加强宣贯培训,特别是针对行业共性问题,要研究典型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发展典型示范,把盆景能够变成风景。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和探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有效方法,真正让企业受益,要有评估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在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过程当中落实好两化融合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起推进两化融合的内生动力,明确推进两化融合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探索有效的效果评价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行业和企业。三是要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既要培育新型生产制造的模式,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也要不断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平台和新技术。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李保民主任在发言中表示,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结合点。互联网+制造是两化融合的主战场,两化融合要建功立业,要有所作为,必须要在互联网+制造当中找到切入点、立足点来推动制造业持续地发展。互联网+制造是两化融合的动力源泉。互联网+制造有三方面的力量,一个来自于制造企业,第二来自互联网企业,第三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统筹协调部署,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激发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互联网+制造服务,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表示,北京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移动应用、人才、金融等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聚集了全国一流的优质资源。组建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能够充分发挥北京的高地优势,为北京乃至全国服务。通过搭建联盟平台,一方面可发挥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吸引更多资源集聚,有效形成推动北京两化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新经济引擎。北京的两化融合工作,也可以借助联盟平台有效推进,并为区域内的实体经济更好地服务。北京的两化融合工作,不论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试点项目建设、工业云应用推广、工业电子商务创新应用、民生服务信息化项目和平台建设,还是服务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实信息消费有关任务、社会信息化普宣以及配套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京津冀信息化协同推进,都排在了全国前列,为我国的两化融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经信委经济社会信息化处彭雪海处长在大会上重点介绍了北京市两化融合推进政策和策略,以及2016年北京市两化融合发展情况。彭雪海处长表示,2016年北京将继续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通过智能制造模式培育工程、重点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服务型制造培育工程、两化融合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工业云服务应用推广,将北京的两化融合工作引入常态化、长期化,最终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的具体落地。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对“智慧云制造”进行了系统地讲解。李伯虎院士在演讲中表示,制造业正面临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渗透,推动各领域技术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加速应用,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重大变革。中国制造业亦正面临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制造业信息化”与创新驱动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战略举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与“互联网+”行动计划,而智慧云制造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智慧制造模式和手段,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领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种制造模式和手段。
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秘书长周剑在发言中重点解读了最新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主要内容以及试点企业如何本质贯标,强调了标准化在推进两化融合中的突出作用。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标准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自201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作为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在两化融合专题研究、管理体系标准研制、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和实验室建设,以及两化融合深度行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推动全社会深入认识两化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闫同柱向与会的领导和嘉宾详细介绍了《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年度服务行动计划》。闫同柱理事长表示,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自发起至成立,历时半年之久,终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注册成立并获得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今后,联盟将重点整合国内外知名智库类、智能制造类、互联网类、云计算类、大数据类、物联网类、工业电商类、金融类、智能供应链类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托两化融合五大支撑平台和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围绕各区域企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帮助区域政府和产业园区建设智慧型企业、智慧型园区和智慧型产业集群。同时,在北京市经信委和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的指导下,组织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开展两化融合、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创新发展及转型升级培训活动;开展行业研究,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突出贡献评选活动;宣传推广两化融合贯标优秀案列和成果;建设两化深度融合配套支撑及服务体系;提供两化深度融合和工业4.0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实体企业实现两化融合、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供应链管理中心主任韩永生等两化融合、工业4.0专家还就智慧供应链、工业4.0和智能制造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曲美家居集团董事长赵瑞海、浪潮集团副总裁陈昌浩、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宝刚、欧特克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李和良博士、天河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富荣等详细介绍了两化融合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体会,并深入剖析了智能家居、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互联网化、智能研发与设计以及智能工厂的成功建设与应用经验。
大会现场,各界专家领导、嘉宾、企业代表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路径和模式、企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之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业内领先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在论坛发表的真知灼见引起了与会者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经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主要发起机构为世纪纵横、浪潮集团、太极计算机、曲美家居、用友软件、天河智造、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高迈致远信息技术、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清易德科技、力行节能技术、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北京东械科技、欧联中商务咨询中心等62家,会员主要为提供两化融合的技术咨询、软件服务、平台资源的企业和机构。联盟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北京创新资源优势,推动聚合社会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形成“政府+社会”的两化融合推进格局,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简称“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是依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总体部署,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参与北京市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自愿组成的全国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联盟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以汇聚两化融合资源、全面提升各参与方两化融合能力和成效为目的,集产、学、研于一体,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北京乃至全国的企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帮助实体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联盟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依托两化融合五大支撑平台及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建设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和工程,帮助区域政府和产业园区建设智慧型企业、智慧型园区以及智慧型产业集群,引领中国实体企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